2009 相關報導


英國文創 人才定江山
文∕溫肇東

歷經過去十年積累,英國自豪其創意產業產值居全歐洲之首,以占GDP(國內生產毛額)的比率來看,也是世界第一。文創產業已成為未來經濟成長的引擎,英國是怎麼做到的?

日前政大師生參訪英國文創產業,發現文創產業的發展,人才是最重要的元素,但不限於創作人才,同時也需要是文創創業家(Creative entrepreneur),這是英國創意產業發展成功的主因。

以音樂產業為例,我們拜訪了「披頭四」樂團的發源地─利物浦。利物浦在最繁盛時期人口曾超過80萬人,但在其經濟嚴重衰退的80年代,人口曾流失到剩下不到40萬人,到今天仍可看到大量暫時被封閉起來的連棟民宅。如今,利物浦重新站起來,尤以2008年慶祝其成為「歐洲文化首都」,算是達到階段性的高潮,並讓利物浦去年湧進了1,500萬名觀光客,產生8億英鎊的實質經濟產值。

都市重建 利物浦新生

此重返榮耀的過程,主因在於利物浦在谷底之際,痛定思痛透過爭取歐洲文化首都的過程,呈現了市民高度的參與,憑著豐富的博物館內涵與數量(僅次於倫敦)及在音樂及足球運動的活躍表現,於2003年擊敗了伯明罕等城市,贏得了歐洲文化首都的頭銜,前後得到歐盟兩次為期七年千萬歐元的補助。

利物浦兩個主要音樂學府,更呼應高等教育與推動文創產業及城市再造的關係。

利物浦表演藝術學院(Liverpool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, LIPA)由「披頭四」樂團的保羅麥卡尼在1996年所創立,原是一所有百多年歷史的男校,曾出過一位諾貝爾獎得主,但在80年代中已停止招生,幾乎被遺棄。麥卡尼也是這個學校畢業,買下它後花了1,400萬英鎊整修及投資最專業的設備,希望能持續培養演藝事業的人才。

麥卡尼深切了解音樂產業不只是寫歌和表演,背後還有許多工作需執行,如設計、製作、管理還有行銷。他也知道,支持演藝事業可創造很多就業機會,也有很多技能需要被學習。因此LIPA主要招收18歲以上的學生,將他們「培養成演藝人才及使表演變成可能的幕後人才」。

LIPA的錄取率只有5%左右,招收到的學生都是熱愛音樂、且已熟悉這個行業的年輕學子,所聘的師資都是尚活躍於音樂實務界的專家,鼓勵學生嘗試跨域學習,強調團隊合作,也允許失敗的氛圍。學生們也被鼓勵在學時就到實務界打工,吸收經驗,因此學生畢業後多能獨當一面,在相關行業立足。

舉辦競賽 發掘創意人

由於披頭四在此發跡,並將流行音樂帶動成為一個全球現象,學院不能無視於此,而只侷限在傳統古典音樂的範疇裡。因此,利物浦大學的音樂學院在80年代中成立了流行音樂系,研究音樂與文化、音樂與社會,傳播媒體與流行音樂課程等議題。

另一位教授麥克瓊斯(Mike Jhons)曾是排行榜作曲家,組過樂團,在實務界歷經大起大落。因擔任他經紀人的同學成功地培植了綠洲合唱團,讓他深省音樂產業的運作與必要的元素。麥克瓊斯回到學術界推動「音樂產業‧MBA」的課程,除了一般管理,還開授錄音(唱片)產業,音樂法律(尤其著作權)、流行音樂、網路音樂及藝術家管理等課程。

文創產業的發展,人才是最重要的元素,但不限於創作人才,更缺的是文創創業家,也就是能將文創作品推廣擴散成為事業,繼而形成產業者。有鑑於此,英國文化協會(British Council)從2004起在全球推動「國際青年創意創業家」的競賽活動,希望從各國發掘有領導能力,能推動產業產生影響力的年輕人,且藉由各國優勝者到英國學習創意產業,交流形成網絡關係。這是很有遠見的作法,也會強化英國在文創產業的領導地位。

兩個禮拜在英國走訪文創產業,管窺了英國在文創產業發展的各個脈絡。英國透過各項活動與展演支持各類的創作者,也有多元的仲介、經紀機構,共創一個適合發展的生態。更重要的是,他們有足夠的觀光客,創造了廣大的「需求面」。

回頭看我國行政院善意的280億元文創投資、獎助或補助,要如何落實?英國的經驗有許多值得參考之處。

(作者是政治大學科管所教授暨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)
本文刊載於【2009/07/25 經濟日報】

---
文創之旅一覽莎翁產業
文/溫肇東

英國文化遺產中最有價值之一的應該就是莎士比亞與其戲劇。暑假的英國文創之旅,使我深刻認識到英國文化遺產的豐富。有形的城堡、教堂歐陸各國都有,英國雖少了些畫家與音樂家,但莎士比亞一人所留下來的劇作,經過適當的商品化、產業化,足以作為推動文創產業的參考。

此行史特拉福參觀了莎士比亞夫人的故居、莎士比亞出生地改成的博物館,還觀賞了「冬天的童話」。回到倫敦也在泰晤士河南岸的圓形劇場以五英鎊站票,觀賞「皆大歡喜」,體驗一般平民看戲的經驗。之前在英國就看過「威尼斯商人」、「馴悍記」等戲,也為「莎翁商學院」寫過導讀,雖然對莎士比亞沒有什麼太正式的學術研究,但對「莎士比亞產業」很有興趣。

文本進化 經濟產值倍增

雖在音樂、美術上的英國名人較少,但在文本創作上從莎士比亞、「福爾摩斯」、「魔戒」、「哈利波特」等,一直代有才人出,且都各自大到可以成為一個「產業」。
在台灣,勉強有紅樓夢的「紅學」社群;金庸的武俠小說,被拍成無數的電影、連續劇,遠流也在網路上經營了「金庸茶館」。但在英國,這些著名的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、演出及其周邊商品,加上旅遊景點都成為其「產業生態」的一部分,且都可以「經濟產值」來衡量。

以魔戒來說,托爾金的奇幻小說是英國少年的必讀,也有廣大的研究社群,對「中土世界」的地圖、文字、字典的考證全都成為其周邊商品;在紐西蘭拍了電影之後更紅,紐西蘭光把拍攝景點就可以安排成28天的深度旅遊。在莎士比亞相關的賣店、禮品店可以買到的「東西」更是不勝枚舉,周邊商品的創造、設計與行銷都是一門大學問。

莎士比亞的戲因劇本好,因此可以跨越時空一再演出,其情境場景,舞台的設計人員有機會進行多次再創造,不同演員也都可以在導演的指導下進行各自的詮釋,可讓觀眾重覆欣賞都不會厭倦。莎劇的推出在英國是由「皇家莎士比亞公司」在史特拉福的演出開始,劇評家品頭論足後,再到倫敦及其他城市表演。

創意傳承 維繫作品生命

看戲雖然傳統以來是倫敦人的嗜好之一,就像過去台灣人看歌仔戲、布袋戲。但我這次注意到不論在史特拉福或倫敦的圓形劇場,觀眾當中應有一半以上是觀光客,大家來英國觀光,體驗一下莎劇的魅力,是必要的節目。因有這麼大的觀眾群,相關的劇本介紹出版當然就免不了,又成就了一個莎學出版「市場」。

如何以無形產品(相對於台灣拿手的電子電腦產品)發展出一個產業?劇本和歌譜、舞譜或菜譜一樣,算是有形(Tangible)的,但若多時沒有被演出,可以就會走樣、走調,無法傳承,因此不斷地演出是維繫其作品生命,以致成為文創資產很重要的環節。也因不斷地演出,被人談論、評論、傳頌,才得以廣泛流傳,變成顯學和主流。

當然文本的擴散,英文是占了便宜,其實莎劇的英文並不是那麼容易懂,戲劇的情節與形式,肢體語言本身就傳達了大部分。台灣有那些創意文本或表演藝術可以產業化?雲門以肢體語言為主似乎比相聲瓦舍、屏風表演坊等大量運用語言的元素,更有機會吸引國際市場。但在行銷及營運上如何形成一個生態?

在去英國的飛機上看到Discovery頻道製作的幾米專輯,他的作品已被改編成數部電影及舞台劇,他的繪本在海外銷售也超過500萬冊。蔡志忠的老子、孔子等作品在海外的授權8,000萬冊更多,也曾被製作過2D、3D動畫,但還缺什麼加值,才能使他們的產業生態更完整?

(作者是政治大學科管所教授暨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)

本文刊載於【2009/09/28 經濟日報】